爱游戏平台游戏:成品率提升全流程闭环技术引领集成电路国产替代 广立微上半年净利润大增51842%

爱游戏平台充值:

  

成品率提升全流程闭环技术引领集成电路国产替代 广立微上半年净利润大增51842%

  8月17日,广立微301095)(301095)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43.17%,其中软件开发及授权业务、测试设备及配件业务分别实现盈利收入9100.54万元、1.53亿元,同比增长50.24%、38.13%,毛利率达74.09%、49.40%;归母净利润1568.42万元,同比增长518.42%;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实现净利润2360.42万元。

  在集成电路自主化与国产替代的浪潮下,国内市场对本土产品的需求持续攀升,叠加国内集成电路产线对成品率提升的迫切诉求,共同开辟出广阔的市场空间。广立微凭借软硬件融合的一站式高效解决方案,搭配持续拓展的EDA工具、测试设备、数据分析系统等产品矩阵,明显提升芯片成品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有效增强客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强化客户粘性。多重利好因素交织,一同推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加速演进,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起的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由此催生了对集成电路的海量需求,成为驱动EDA软件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的核心引擎。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调查与研究及发展的新趋势预测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将达到12890.7亿元,2025年约为13535.3亿元。

  作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EDA软件与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供应商,广立微深耕芯片成品率提升与电性测试快速监控技术领域,已成为国内外多家大型集成电路制造及设计企业的核心合作伙伴。

  集成电路成品率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广立微凭借长期潜心研发,逐渐完备以成品率提升为主轴的产品矩阵,逐步构建起驱动业绩可持续增长的“三驾马车”: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半导体大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三大产品线在技术上深度协同、互为支撑,在商业模式上实现独立销售与相互引流的良性循环,为公司业务稳健发展提供了多点增长引擎,助力客户群体不断扩容,推动公司服务范围从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为主,逐步拓展至设计、封测等全产业链环节。

  在电子自动化设计工具领域,广立微持续丰富良率提升相关EDA产品和半导体数据分析软件品类,同步推进技术迭代,成功推出可测试性设计(DFT)、可制造性设计(DFM)等工具;在测试设备方面,历经多年研发迭代,公司测试机已从研发用机拓展至量产用WAT测试机,形成包括通用型T4000系列、面向先进工艺的T4100S系列、配备自研高性能矩阵开关的T4000Max及可靠性WLR设备在内的完整产品线;数据分析系统层面,广立微将原有电性测试数据分析工具升级为覆盖集成电路全生命周期的半导体数据软件系统(涵盖半导体通用数据分析、良率分析与管理、缺陷数据分析与管理、电性测试数据分析等模块)。依托在集成电路制造环节的深厚积累,公司深度掌握芯片设计与制作的完整过程的数据内涵,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持续优化现有产品与技术,巩固成品率检测技术优势,同时构建起适配设计、制造、封测等多场景的数据分析工具链,大幅拓展数据系统的客户群体与市场空间。

  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在数字化的经济加速渗透与新兴起的产业需求爆发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量价齐升”的积极态势,但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集成电路领域对复合型高品质人才需求迫切,而人才教育培训周期长、国际流动受限等因素导致供给不足,加剧企业用工压力与成本负担;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在先进制程、高端EDA工具、关键设备与材料等领域仍高度依赖海外,自主可控能力不够,既影响产业链稳定性,也制约向高端市场突破的进程。

  广立微以高效的电性检测为手段,自主研发了包括可寻址测试芯片方案、超高密度测试芯片设计与芯片快速测试技术、快速电性参数测试解决方案、集成电路大数据分析方法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有效填补国内该技术领域空白。

  公司始终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保持持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44亿元,占据营业收入比例58.57%,同比增长9.10%。公司共拥有已授权专利228项,其中发明专利138项(包含美国专利12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89件,技术成果储备丰厚。人才团队方面,企业具有711名员工,这中间还包括541名研发人员,合计占员工总数比例为76.09%;研发人员大多来自国内一流高校,其中拥有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学历353名,占研发人员总数比例65.25%,形成了一支高学历、专业化的核心研发队伍,为技术突破提供坚实支撑。

  广立微较早布局成品率提升领域研发,构建了完整的产品与服务体系,是市场上极少数规模化应用软硬件协同方案提供成品率解决方案的EDA企业。以WAT测试机为例,经过十年研发积累,公司推出的第四代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可支持先进工艺及成熟工艺制造,作为国内较早切入晶圆厂量产线的国产WAT测试机供应商,已对国内同行形成显著的先发优势。

  随着集成电路产业链国产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慢慢的变多的集成电路企业正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试用并采购国产软硬件;同时,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及供应链安全考量驱动,高性能芯片流片业务正逐步向国内厂商转移。在此过程中,国产软硬件替代及高性能芯片国产化均面临良率波动挑战,进而影响产品性能与市场竞争力。广立微全流程成品率提升解决方案凭借对集成电路工艺的深度理解与技术积淀,在工艺开发、新产品导入、量产工艺监控、缺陷排查、问题解决及核心数据价值挖掘等全链条环节,为集成电路公司可以提供全方位支持,将为推动国产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集成电路作为现代工业的“粮食”,是支撑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石。当前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展现出持续稳健的增长韧性,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途预测报告》显示,2020-2025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6.8%,2025年预计突破7200亿美元。

  随着广立微产品与服务品质的持续精进及业务版图的稳步拓展,企业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得到不断跃升。同时,公司依托长期资金市场赋能,加速业务布局的深度与广度,夯实核心竞争力,为长远发展注入强劲持久动能。

  历经多年技术攻坚、经验沉淀与客户资源积累,广立微精准把握行业需求,攻克并推出成品率提升领域的各项核心技术。凭借专业能力,公司协助众多客户完成多制程工艺开发、新产品导入、成品率提升等全环节工作;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发展内核,不断为客户创造增量价值,在业内积淀了良好口碑与广泛知名度,树立起专业可信赖的品牌形象。目前,公司已构建起由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组成的优质客户矩阵,涵盖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国际知名IDM厂商,以及国内头部Foundry厂商与Fabless厂商。

  自2020年起,广立微两度斩获“华力优秀供应商”称号;2023年,良率及产线数据管理分析方案DE-YMS系统荣获卓胜微300782)“最佳贡献奖”;2024年,公司获评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链链主企业,T4100S测试设备入选“浙江制造精品”名单,同时斩获卓胜微“2024年度优秀供应商”及格科微“研发先锋奖”等荣誉,进一步印证行业对广立微技术实力与服务价值的高度肯定。

  8月12日,广立微宣布以自有资金通过全资子公司广立微电子(新加坡)有限公司收购LUCEDA NV.(简称“LUCEDA”)100%股权。作为硅光芯片设计自动化软件领域的全球领军者,LUCEDA将成为广立微布局硅光产业的战略锚点,助力公司实现从传统EDA向光子设计自动化(PDA)领域的拓展。此次战略收购将深层次地融合双方在集成电路与光子芯片领域的技术积淀,助力广立微逐步构建起覆盖硅光芯片设计、制造、测试及良率提升的全链条系统性解决方案。依托整合优势,公司将更精准地聚焦硅光芯片产业化进程中的核心痛点,全力突破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量产的关键良率瓶颈,为全球硅光芯片产业提供贯穿设计到批量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技术支持。

  2025年,广立微将继续围绕战略目标稳健发展,秉承持续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技术层面推动EDA工具从制造侧向设计侧延伸,通过布局DFT、DFM等工具开发、落地量产良率监控方案、引入AI技术优化大数据分析系统等,构建覆盖芯片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全方面提升服务能力与场景适配性;市场层面,持续深耕海外市场,依托新加坡子公司以及韩国业务布局,加速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区的业务拓展,深化全球客户合作。依托不断丰富的以集成电路成品率提升为主轴的产品矩阵,加速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平台型EDA企业与测试设备供应商,为集成电路产业高水平发展持续赋能。